大学详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收藏
陕西·咸阳市 创立于1934年
农林
985
211
双一流
强基计划
公办
官方电话: 029-87091406,029-87091407,029-87091408,029-87091409
电子邮箱: zhaoshb@nwsuaf.edu.cn
加入对比
加入志愿表
开设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动物医学 、 农业水利工程 、 动物科学 、 植物保护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生物技术 、 农林经济管理 、 园艺 、 林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生物科学 、 农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农业水土工程 、 果树学 、 植物病理学 、 农业经济管理 、 土壤学 、 临床兽医学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作物遗传育种
  • 类别
    专业名称
  • 经济学类(本科)
  • 金融学类(本科)
  •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
  • 法学类(本科)
  • 社会学类(本科)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
  • 数学类(本科)
  • 化学类(本科)
  • 地理科学类(本科)
  • 生物科学类(本科)
  • 机械类(本科)
  • 能源动力类(本科)
  • 电气类(本科)
  • 电子信息类(本科)
  • 计算机类(本科)
  • 土木类(本科)
  • 水利类(本科)
  • 化工与制药类(本科)
  • 农业工程类(本科)
  • 林业工程类(本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
  • 建筑类(本科)
  • 生物工程类(本科)
  • 植物生产类(本科)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科)
  • 动物生产类(本科)
  • 动物医学类(本科)
  • 林学类(本科)
  • 水产类(本科)
  • 草学类(本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
  • 工商管理类(本科)
  •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
  • 公共管理类(本科)
  • 电子商务类(本科)
  • 设计学类(本科)
  • 科研实力
    • 16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
      博士
    • 28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数
      博士
    • 12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
      硕士
    • 12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数
      硕士
    实验室与研究机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旱区农业水土工程 、 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
    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4462人,其中专任教师218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2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人才项目专家”入选者7人,青年人才项目专家入选者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青年长江学者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4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43人,学校“特聘教授”1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
    基本信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部省院共建机制,赋予学校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联合出台意见继续深化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力支持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建校80余年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恪守“诚朴勇毅”的校训,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设有27个学院(部、所)和研究生院,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4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之列。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2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学专业通过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入选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52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三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金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首位。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20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学校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推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前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9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67件。研究的黄土高原苹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引领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合校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8个、示范基地46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聚焦“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两大主线,探索出的“三团一队”定点扶贫工作模式,被教育部推选为“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定点扶贫工作连续三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价为“好”。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建有农民发展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全球35个国家152余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年均1000名国(境)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科学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留学生318人。学校国际化办学实现了由“以外促内”向“走出去作为”的转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高地。主导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影响广泛。牵头在丝路沿线国家建立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3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牵头成立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上合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入上合组织大学(牵头现代农业方向)。获批建设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
    迈进新时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持续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积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文明、促进人类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等四大学科使命,努力争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和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等“五个标杆”,扎实履行强农兴农的历史重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部省院共建机制,赋予学校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联合出台意见继续深化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力支持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建校80余年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恪守“诚朴勇毅”的校训,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设有27个学院(部、所)和研究生院,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4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之列。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2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学专业通过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入选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52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三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金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首位。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20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学校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推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前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9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67件。研究的黄土高原苹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引领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合校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8个、示范基地46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聚焦“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两大主线,探索出的“三团一队”定点扶贫工作模式,被教育部推选为“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定点扶贫工作连续三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价为“好”。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建有农民发展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全球35个国家152余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年均1000名国(境)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科学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留学生318人。学校国际化办学实现了由“以外促内”向“走出去作为”的转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高地。主导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影响广泛。牵头在丝路沿线国家建立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3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牵头成立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上合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入上合组织大学(牵头现代农业方向)。获批建设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

    迈进新时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持续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积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文明、促进人类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等四大学科使命,努力争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和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等“五个标杆”,扎实履行强农兴农的历史重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 1934年01月01日

    创办时间

  • 1934年4月20日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

  • 1938年7月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

  • 1940年

    西北农学院与中央水工实验所(后称中央水利实验处)合办武功水工实验室。

  • 1952年

    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成立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 1952年

    武功水工实验室扩建为西北水工实验所。之后先后更名为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

  • 1954年

    中国科学院决定筹建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所址选定为陕西武功。

  • 1954年

    隶属农业部。

  • 1955年

    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先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 1958年

    改由中国农科院、陕西省农林厅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

  • 1958年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成立,属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的一个专业研究所。

  • 1965年

    中国科学院成立综合性植物学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 1970年7月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下放陕西省管理。

  • 1973年

    划归陕西省农牧厅领导,更名为陕西省农林科学院。

  • 1979年

    原西北农学院森林系从西北农学院分出,成立西北林学院;由林业部与陕西省双重领导,以林业部为主。

  • 1980年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从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分出,成立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归省林业厅领导。

  • 1982年

    更名为西北植物研究所。

  • 1983年

    定名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 1985年

    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

  • 1991年

    更名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实行陕西省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体制。

  • 1995年

    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1998年

    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更名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 1998年

    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首批启动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

  • 1999年9月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999年9月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999年9月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999年9月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999年9月

    西北农业大学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999年9月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999年9月

    西北林学院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999年9月11日

    由共处陕西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03年8月

    试办研究生院。

  • 2004年6月

    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序列。 

  • 2007年6月

    建立研究生院。

  • 2007年9月

    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 2009年

    教育部和农业部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10年

    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12年9月

    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 2017年9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